智能技术如何助力“双碳”加速度?这场论坛给出答案→

智能技术如何助力“双碳”加速度?这场论坛给出答案→

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制造发展,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。企业在践行“减碳-零碳-负碳”的路线中,可以积极运用5G、大数据与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,为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提供智能化、可持续化的解决方案,推动智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。

7月6日至8日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在上海举办。期间,“智助双碳 有迹可循”WAIC 2023智能趋势论坛同步举行,论坛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光伏储能等不同领域的专家、学者和科技企业代表,围绕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碳减排、碳中和以及ESG数据分析与投资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(王莹 摄)

电氢共促能源变革

“能源系统变革逻辑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创新,即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,通过创新解决所有问题。”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、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指出。

他直言,近年来风电发展可谓“一马当先”,但同时也不能忽视“后来居上”的太阳能发电。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今年5月底,年内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.7亿千瓦,同比增长10.3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.5亿千瓦,同比增长38.4%;风电装机容量约3.8亿千瓦,同比增长12.7%。

在李俊峰看来,未来能源革命的路径可以归纳为“电氢”革命,以电力为核心,加快人类能源消费的电气化进程,同时以氢基能源为补充或者支撑系统,来实现能源变革。

此外,未来能源技术创新的两大支撑应是能量与算力。其中,能量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不断降低,推动技术工艺从不可能成为可能;而随着算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不断下降,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,加速能源变革技术创新的进程。

“发展新能源是双碳转型成败的关键,同时也是重大的投资机遇。新能源和新能源电力发展关乎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,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机遇,也是严峻挑战,只有通过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才能久久为功,最终取得胜利。”李俊峰表示。

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潇也表示,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生产近零排放,之后为实现碳中和提供负排放,电力将是减排力度最大、脱碳速度最快的区域。新增电源装机主要为新能源发电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。

“碳”寻智慧城市新路

在发言中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出,以城市为主体的“双碳”战略。

他指出,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(占75%),城市的组成也包括农村和原野,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。“改革开放四十年间,城市间的GDP竞争已转向GDP与减碳双轨竞争。同时,‘从下而上’‘生成’碳中和体系,与‘从上而下’‘构成’行业碳中和体系应互补协同,也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原因。”

在他看来,实施城市碳中和战略最大的难点在于“工业文明思路”的锁定。工业文明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,超大规模的流水线、超强的中心控制和超高的资本投入,三个“超”意味着巨大的规模效应。但这种规模效应对实现碳中和而言并不是好现象,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分布式和具有韧性的设施和系统。

仇保兴建议,双碳目标下,智慧城市要以信息代替能源,使城市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做到可测量、可报告、可核实,当信息用得越来越多,其价值也就会越高。同时,要通过信息系统协调侧节能。“比如每一栋建筑、每一个居民楼,如果有一个表可以告诉你今天用了多少能源、用了多少吨水,如果在整个社区中你的碳减排量最低,那么在公示的效果下,每个人都会做出改变。”

“在碳排放的来源中,城市建筑开发过程的占比高达40%。”AECOM中国区高级副总裁、ESG可持续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张祺补充指出,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,需要通过ESG为其增值。此前ESG主要是从企业和投资的角度去思考,但将它放在城市空间的角度,会对城市的全生命周期(包括核心竞争力、绿色资产变现等方面)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。

“不过,面对城市的发展,数据化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,而不是最终的目的。应当借助数据量化的底座,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,并在不同阶段展开评估,最终实现城市的增值和赋能。”他强调。

优化调整产业结构

企业作为市场主体,在助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2023年10月1日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启动过渡期,并将在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。这一系列的绿色新政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双重影响,一方面企业出口成本压力增加,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企业加快碳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。为帮助企业应对绿色新政,西门子(中国)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网络与信息安全官胡建钧提出,推动科学闭环碳管理。

首先,应充分发挥物联网、边缘计算、区块链、数字孪生等数字化创新技术,科学高效掌握碳足迹信息,并提升数据可信度、准确度、透明性,为绿色低碳提供数据基础。其次,设定科学碳中和目标,确定基准年,并建模测算能耗及碳排数据基线;基于业务规则和生产计划建模预测未来碳排增长曲线;结合科学计量与模型测算,设定碳中和目标。此外,明确产品碳排放源头、布局绿色产品设计策略,优化产品设计;发展绿色低碳技术,基于减碳模拟,投入减碳措施,低成本高效率实现碳汇抵消及减排。最后,持续优化与改进,以优先级确定短中长期减碳技术方案;总和技术方案,形成减碳路线图,基于自身财务和自身业务情况,进行适时调整。

罗克韦尔自动化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石安直言,当前产能过剩、同质化和需求疲软是工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,并且三个因素相互掣肘,形成一个“死循环”。只有不断创造新的需求,才能有效破局,从0到1的创新出发,到产业规模化,再到商业规模化,更有效地帮助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
“跨界升维,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”他表示,端到端的净零解决方案,是从碳排查到碳减排,到碳抵消以及碳认证的辅导过程,在实施一个碳中和解决方案的同时,可能创造了其他的问题。如何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,系统性、规模化地赋能中国的工业体系,是企业思考的关键。

“工业企业在双碳时代背景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。”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俞海斌认为,企业可从能碳信息监测、碳能协同管理、低碳运营优化、降碳工艺改造等层面入手,建立可持续的低碳运营体系。

围绕降低减碳的投入成本,俞海斌指出,首先要立足于技术的创新与升级。例如,通过工艺改进和高能效设备升级,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,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,从而降低减碳成本。其次要创新产品和服务,并加强政府、企业等各界的合作,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。例如,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或区域性绿色经济体系,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;或者推行“绿色供应链管理”,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,提高物流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。

来源:国际金融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发布于:河南郑州中牟县